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 >

第143部分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第143部分

小说: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掌门师姐你心中想的未必是松树吧?若真想劈松树,如何这剑痕会偏离那棵松树如此之远呢?”蓝思若俏脸似笑非笑,望着那剑痕,那剑痕离那旁边的松树有十余步远,当当的刻在了孤寺前的石道上。

    妙弋俏脸一红,舌头吐了吐,说:“思若师姐果是绝顶聪明的人,从一条剑痕就能猜到别人心中所想,果真如此,我劈的不是那松树,而是那个人……那个该死之人,他害了我们的掌门。”最后一句时脸上的肉在颤抖,眼睛里已浮起了深深的怨恨,泪水在里面转动着。

    是的,她挟着漫天怒火劈出那剑之时,她认为,那劈到的地方,站着的是那个人,那个她今生都忘不了的人,以前是因为爱他而忘不了他,往后却是要恨他而忘不了他了。

    或许直到他死,或许他死了以后,她也不会把他忘记吧!

    他的名字已经刻在了自己心间,他就叫傅夕歌。

    她眼中的泪,滑落在冰凉的风中,她冷冷地道:“傅夕歌!”

    身边的二人身子一震,相互对视一眼,不知妙弋接下来要说什么,半晌,妙弋还保持着那个表情,却没再说一句话,她对面的二人再次对视了一眼,那绿衣女子欠了欠身,对妙弋说:“掌门师妹不必伤心了,我等以后在江湖中遇到此贼定格杀勿论,为静雪掌门报仇。”

    “是的,报仇!”妙弋表情未变,淡淡地重复着青罗的话,似傻了一般在那自顾说着,又过了片刻,才回脸再次盯着二人,目光中的恨火比刚才更重,似要把她自己给燃烧了一般,她交代到:“如果你们真遇上那人,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我,我欧阳妙弋要亲手替师伯报仇。”

    “遵命,掌门师妹。”青罗抱拳回道,她身边的蓝思若却未有反映,眼中却充斥着迟疑之色,妙弋见她似有异议,便看将过来,问道:“思若师姐还有其他想法吗?”

    “我恩师尸首没找到,就不能说她已死了。”蓝思若缓缓说,他接着道:“如今天下武林都在为宝藏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而那传说中的宝藏却是我母亲留下来的一个秘密,想必那傅夕歌哥哥也知其事,我们不如先去追查宝藏之事,然后再找傅夕歌了断。”

    “那傅夕歌与你,竟有渊源?”其他二人闻之,不禁感到大惊,皆愕然看向蓝思若,蓝思若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多少过往,记上心头。

第216章 羝羊触蕃破险困【1】() 
话说明初尾大不掉的诸位藩王,早就成为了建文朝的最大危害。

    齐泰和黄子澄都是削藩的坚定分子,他们饱读史书,知道历史是什么玩意儿,清楚汉朝和晋朝的藩王是怎样祸害中央的。

    在朱元璋当权时,他们不敢就此提出建议,害怕拍马屁拍到马腿上,被一蹄子给踢死,要知道,封建藩王那是朱元璋最得意的成果,老家伙就是让自己的儿子代替武将守边,掌握军队,防止江山改变颜色。

    对于削藩,其实在洪武初年,眼明的大臣早就看出了危害,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地一言不发。洪武九年闰九月,由于天生异像,似乎预示国有大难或天下有不平之事。朱元璋下诏,要天下人士上书直言。本来也就是一说,但有人就跳出来了,国子生授平遥县训导叶伯巨,就上了道洋洋洒洒近万字的《奉诏陈言疏》。

    叶伯巨直言封藩的隐患:认为强干弱支是安定团结的根本,按照传统,最大的封地,也不能超过首都的三分之一,但现在的秦、晋、燕、齐诸国,都有城郭数十座,而且有精兵,恐怕再过几朝,就不得不进行削藩夺权,势必引发祸乱。

    叶伯巨举西汉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说明即使是天子骨肉,如果分封的地盘过大,待遇过优,也将会遗害无穷。七国诸王,那可都是刘邦的亲孙子啊,和汉景弟有直接血缘关系,一旦被削地,还不是一起发兵西向,跟朝廷叫板;晋朝的八王也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亲孙子,却为了权力相互攻击,导致了刘渊、石勒的趁虚而入,给司马家的江山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因此看来,分封一旦越制,祸患立即丛生。

    最后,叶伯巨指出,贾谊曾劝说汉文帝尽分诸候国的地盘,空置下留给他们的后代子孙,以汉文帝没有早采纳贾谊的建议,结果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端。叶伯巨建议朱元璋在诸王未及就国之前,就采取果断措施,严格限制藩王的发展空间,防患于未然,既所谓“割一时之恩,制万世之利,消天变而安社稷,莫先于此。”

    叶伯巨的上书可谓字字忠心,句句真诚,何况,还是在朱元璋反复要求上书直言的情况下进行的。朱元璋读了之后,也非常激动,大叫:“这小子离间我父子骨肉,赶紧给我抓来,我要亲手射死他!”

    叶伯巨被抓来后,关进了刑部大牢。朱元璋由于工作繁忙,一时还没抽出时间去亲手杀叶伯巨,几个月后,这小子就在牢里病死了。

    叶伯巨死后,朝中大臣更是噤若寒蝉,为了皇帝的家务事掉脑袋,既不光彩也不值当。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颁发定《皇明祖训条章》,明确规定“后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之后更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那事情的发展,完全应验了叶伯巨当年的预测,甚至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朱允炆上台之时,他就沮丧地发现:大明朝并不是一统天下,他在中央,四周还有二十五个王国——他的二十二个叔叔和三个堂弟,个个都有不小的地盘和庞大的卫队。

    特别是所谓的九大塞王,他们的地盘分布在从鸭绿江到嘉峪关漫长的国境线一带,每个王府都有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直接管辖的军队不下万人。名义上是为天子守边,实际上却是皇权的重大威胁,这九王分别是:

    秦王朱尚炳,二皇叔朱樉长子,自己的堂弟,建藩陕西西安府。

    晋王朱济熺:三皇叔朱棡长子,自己的堂弟,建藩山西太原府。

    燕王朱棣:四皇叔,建藩元故都北平府。

    代王朱桂:十三皇叔,建藩山西大同府。

    肃王朱楧:十四皇叔,建藩陕西平凉府。

    辽王朱植:十五皇叔,建藩辽宁广宁府。

    庆王朱栴:十六皇叔,建藩陕西韦州府。

    宁王朱权:十七皇叔,建藩辽宁大宁府。

    谷王朱橞:十九皇叔,建藩河北宣化府。

    像比朱允炆仅小一岁的宁王朱权,不仅有八万兵马,还掌管着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这是由蒙古骑兵组成的雇佣军,战斗力非常强劲,如果发生兵变,未必能千里奔袭进攻首都,但如果宣布独立,甚至与蒙古勾结,都够朝廷折腾好一阵子的。

    而皇叔中年龄最大的老四朱棣,手下则有十万精兵,傅友德、冯胜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居然都要受其节制。属于隐患中的隐患,危险中的危险。

    朱允炆与他的团队在削藩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对于如何削,先削谁,他们的意见无法统一。

    当然,想削藩的并不只是核心管理层的这些人,朝中也有大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两个人的看法比较有个性。

    户部侍郎卓敬认为,燕王朱棣“智谋过人,雄才大略,很像先帝。北平地形显要,兵强马壮,金元两朝就是从那里崛起的。现在应当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也容易控制。”如果朱棣真能听话,乖乖到南昌上任,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对于一个经营了二十年北平的人来说,离开自己的根据地,损失无法估量。他的亲信和死党都在燕山府,如果不让带张玉、朱能、谭渊这帮人去南昌,他还能造反吗?难!而且,南昌和南京只有十天的路程,可以说就是在朝廷的眼皮底下,想做什么坏事都更加不方便。

    当然,朱允炆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否则,南昌历史上只会有一个王爷朱棣,而不会再有宁王朱宸濠。

    吏部一个小官高巍则建议,别学晁错削夺之谋,那是会引起诸王造反的!而要学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北方。如此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比如朱棣有三个儿子,就把三个王子都封到江南去,断绝他们的有效联系,这实际上就是变相夺权,但比公开削藩高明一些。属于杀人不见血的那种。

    但是,朱允炆还是没有采纳,为什么呢,他太相信自己身边的团队了。这些人有什么高招呢?

    齐泰认为,当然得擒贼先擒王,把最大的威胁朱棣收拾了,其他的小混混们不值得一提,“去其大者,小者自慑。”而黄子澄却觉得燕王做事稳当,抓不住明显的把柄,勉强治罪了会损害建文的声誉。主张先削周王朱橚,因为这是朱棣的同母弟,打击他无疑是对朱棣的折磨,同时也可以观察朱棣的反应,以采取下一步措施:“周王如果被抓,燕王肯定要搭救,难免露出把柄,到时可以一锅端。”黄子澄侃侃而谈,而齐泰在旁边却是大摇其头。

    黄子澄真急了,连比喻句都整了出来:“只要先除了周王,那么燕王在北平一隅就势单力孤,就像一堆没垒好的鸡蛋,随时可能倒塌,谁还会跟随他谋反呢?但则其势孤立,僻处一隅,危如累卵,谁肯从之?

    说来也巧,就在不久前,朱允炆还真收到了一封密信,举报朱橚有谋反的嫌疑,希望朝廷捉拿严办。这信居然是他的二儿子汝南王朱有熏——坑爹这个典故,估计就是打那来的。

    洪武三年,朱橚当然不是省油的灯,可他的志趣显然不在谋反。被封为吴王。朱元璋自己就是从吴王当上皇帝的,这个身份不一般。驻守中都凤阳;洪武十一年又改封为周王,驻守开封,开封是明朝初年的北京,朱橚的王府就是北宋的皇宫改建的,可见朱元璋对老五的厚爱。

    朱橚当然不是省油的灯,可他的志趣显然不在谋反。他不但是个曲艺发烧友,还是宋词元曲的研究专家,创作了《元宫词》百章。同时,他还是个天才的植物学家,研究了国内可以食用的四百多种植物,绘制成图,编撰出了专著《救荒本草》,很有当年神农氏的风采,要是今天,有望出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这么有个性的人,要他老人家当皇帝,每天看一大堆装正经的奏折,见一大堆装正直的大臣,听一大堆装正义的废话,人家还真不定乐意呢。

    究竟谁的想法更正确,还真不好下结论,历史是复杂的,两个人的意见其实都有道理,没有谁对谁错,事后诸葛亮就不必要了。但是,在朱允炆刚刚上台之际,就这么磨刀霍地进行削藩,未必是明智之举,因为这违背了朱元璋的遗训,也与建文朝的整体思路不符。

    但对于拿五叔开刀,朱允炆还是于心不忍。在黄子澄苦口婆心劝了好几回之后,他终于下了决定,密召曹国公李景隆觐见。

    那当然,想削藩的并不只是核心管理层的这些人,朝中他们之间也有大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且其中有两个人的看法比较有个性,我们不妨来分析分析,可否有可取之处。

第217章 羝羊触蕃破险困【2】() 
李景隆刚刚年满三十,就高居曹国公,实现了这个帝国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无法实现的梦想,好像为大明朝做过多大贡献一样,如果告诉你人家十九岁就获得这个爵位,你是不是更得肃然起敬呢?

    其实李景隆十九岁能当上曹国公,是因为老爸——战神级别的名将李文忠四年前病死了,作为长子他就接了班,跟自身能力一点关系没有。这对父子倒是类似战国时的赵奢与赵括,父亲的军事才华体现在实战上,荣誉是打出来的;儿子的军事才华体现上言论中,名气是吹出来的。后来,李景隆还真差点成了赵括的升级版。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曾任命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在开封练兵。当时李景隆就成天去周王府玩耍,和朱橚的关系处得挺好,而且李景隆本来就是朱元璋的亲甥孙和干孙子,又能附庸风雅,和喜欢曲艺的朱橚共同语言挺多。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距朱元璋的死还不过百天,朱允炆,这个以仁孝著称的好皇帝,就要向自己的亲叔叔朱橚下手了。

    李景隆领命之后,倒是相当沉稳,不慌不忙。他首先放出风来,说是要继续到开封备边训练士兵。随后带领兵马从京城出发,在路上,他对手下亲兵仔细交待了一番。

    到了开封,李景隆让大队人马在城外扎营,然后带着几百亲随来到城下,守门的军官当然认得去年就来过的曹国公,于是打开城门,把一行人放了进去,并立即通报周王。朱橚一听李景隆来了,也很高兴,立即下令准备酒菜。

    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丰盛的酒菜摆了出来了,俏丽的姑娘扛着琵琶走了出来,清新舒缓的音乐响了起来。叔侄俩就这样喝着小酒,听着小曲,看着小姑娘在音乐中妩媚地摆动腰肢,欣赏着李景隆从京城带来的绝本草药图,评论着朝中的领导交接和市政工程。两个人喝得都挺HIGH,朱橚也琢磨着,什么时候能回京城,到秦淮河边走一圈。说到秦淮河,两个人的眼睛都亮了……就在这时,李景隆突然把杯中酒一口喝完,然后把酒杯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这个动作,同学们都不陌生吧?

    李景隆的亲卫冲了进来,将朱橚当场拿下。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突然的变故,把朱橚搞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李景隆还是那样轻松愉快,在一片女人的尖叫声中,当场取出朱允炆的诏书,宣布了朱橚有负先皇、图谋不轨的罪行,朱橚当时就崩溃了,削藩的传言自己不是没有听说过,但没想到会这样开始,没有想到自己成了第一个,更没想到自己的宝贝侄子李景隆,给自己玩了一把摔杯为号

    朱橚被押解到京城,得到了一个光荣的称号——周庶人,庶人是明朝的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指庶民百姓,而是指被废的皇族。

    朱橚从此被剥夺了作为皇子的一切待遇和补助。随后他的好侄子朱允炆一声令下,又将其一家老小打发到了云南蒙化。当时的云南可没有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