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冥谈 >

第5部分

冥谈-第5部分

小说: 冥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为何,我似乎没有把左颊贴在榻榻米上看过她。
    她面无表情。
    可是她实际上就在那里。
    只要想摸,应该就摸得到。
    她有眼睛、鼻子、嘴巴。当然不是假的,是真人的脸。
    是真人的、儿童的、小女孩的——不是任何人的女孩的脸。
    不可能。
    这是不可能的吧。
    洞穴可不是通的,就算耍把戏也不可能塞进一张脸。那张脸不是平面的照片或图片,她真的就在那里,应该就在那里。
    我……
    一直和她相会到什么时候?假设我们是在小学一年级左右遇到的,那么我最后一次遇到她是什么时候?
    我实在想不起来。
    ——那个声音。
    那个不是任何人的声音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跟她说了些什么吗?
    怎么样都想不起来。那声音的确是遥远的记忆了……但我以为至少我是记得声音的。
    我开始思索。
    我上了高中以后,就没有去那个家了。
    换句话说,我在中学三年级的冬天去了,那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参加亲戚的聚会。后来我虽然又去了几次,但没有再进去那个房间。
    说到中三,还不是大人,但也不是小孩,算是懂事了。
    在那种年纪……
    看到那种不可能的东西,
    我真的什么感觉都没有吗?
    明明是自己的经历,却捉摸不定。那个时候我是小孩还是大人?我究竟是什么时候失去那浓密的时光?我思索着。
    没错。那段时期,我满脑子只担心升学考试。
    中三的寒假有跟没有一样。我应该是抛开假期,成天为考试冲刺。那个房间……我没有去。当时我早已失去浓密的愉悦时光了。那么前一年呢?
    中二的冬天……对了,那年我发烧,卧床不起。我一到那个家就开始发烧,整段假期一直躺在病床上,所以我一样没去那个房间。那么……
    中学一年级的寒假。
    没错。
    那是圣诞夜的前一天。
    十二月二十三日,我去了外婆的娘家。父亲没去,是母亲、外婆和我三个人一起去的。
    那个时候……
    对了,我想起来了。
    那个时候,我是不是对洞穴的那张脸——她的存在感到极为讶异?我是不是深深质疑起看见那种东西的自己?不可能。太荒谬了。我好像还怀疑起自己搞不好是精神出了问题。我无法将这种烦恼告诉任何人,事到如今已经说不出口,所以整个人变得极不稳定,不是吗?我是不是甚至对于自己过去毫不怀疑地接受它的蒙昧无知感到羞耻?
    好像是这样。
    我……
    去了。对,无庸置疑,我去了那个房间。
    为了确认心中的不安,我进了那个房间。
    然后我检查了墙上的洞穴,我是在那个时候发现洞穴并没有贯穿到邻室,只是墙壁的表面被挖掉一层罢了。我把脸凑上去仔细观察,墙壁果真是被挖掉一些,露出里头的骨架。
    太荒唐了——我这么想。
    是幻觉,是妄想——我这么想。
    现在我能够清楚地认清事实,所以我已经是个正常人了——我也这么想。
    然后,
    我在榻榻米上躺下来。
    右半身朝下,
    右颊贴在榻榻米上,
    吸进蔺草的香味。
    好冷。啊,我想道,现在是冬天呐。结果,
    我看到脸了。
    我大受冲击,仿佛脑袋被铁槌狠狠地敲了一记,然后我对脸……
    看得出神了。是被迷住了吗?
    从三角洞穴露出来、横躺着、不是任何人的女孩,就在那里。
    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看,她不就真的存在吗?
    我看了多久?
    “你是谁?”
    我问了。她,几年来一直沉默的她。
    开口了:
    “跟我说话,我就要把你带走喔。”
    她以不是任何人的声音说。
    我好怕。
    我怕死了。
    把那张不是任何人的脸赶到了远处。
    赶到伸手不及的远处。
    我和她再也无缘相见了。
    即使冬天来临。
    注释:
    ①日本关东地方,下半部分嵌玻璃的格状纸门。
    ②一种以京都为中心发展的日式涂壁法,墙面为砂状。
    ③一间为榻榻米长边的长度,约一?八二公尺。
    
    第三章 风之桥
    
    不过桥,就到不了那里。
    经过那座桥时,要变得宛如一阵风。不可以开口,不可以和擦身而过的人四目相接。即使听到话声,也要装成听不懂。垂下头,只盯着自己的脚尖前端,只管交互挪动左右脚地一直到过桥为止。
    这是规矩。
    我不记得其他的规矩了。
    我也不晓得是不是还有其他规矩。
    可是只能这样做,因为这是规矩。
    二十多年前,我会经走过那座桥。
    我觉得我过了那座桥。
    我应该过了那座桥。
    当时我还很小,两岁还三岁,已经会走了,也听得懂别人的话了,但还不是个完整的人。
    我被祖母牵着。
    她比平常更用力地捏住我的手。平常……是指什么时候?
    我也不确定是和什么时候相比,令我有这种感觉。
    但我清楚记得祖母干燥的手掌握住我的手的触感。
    除此之外的事,都难以说是真实体验的记忆。
    该说是之后学到的事后体验吗?
    我是什么时候去那座桥的?为何去那里?那座桥在哪里?我完全没有记忆。和桥有关桥的记忆,长期以来被我抛在脑袋角落,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没有想起它过。
    我只有片断的的记忆,宛如老旧幻灯片般的视觉资讯。
    视野不良的景色。
    栏干。
    拟宝珠。
    还有明明是淡褐色,却显得黝黑的脚底下的木板。
    还有祖母的话。
    ——过桥之前,
    ——不能说话。
    ——过桥之前,
    ——只能聆听。
    ——即使听到,
    ——也不能答。
    祖母的话,化成她那令人怀念的声音在脑内一隅零碎残留着。
    那究竟是在何种情况下说出来的话?是如何听到的声音?我一直不明白。
    每次偶然想起祖母,就只有这些话语片段浮上意识表层,但我甚至未曾在意过那究竟是什么、原本是什么。
    手掌的触感,
    古老的景色,
    祖母的话,
    这些元素重新在我的内在构筑成一个记忆,是才不久前的事而已。
    那座桥出现在民俗资料上。
    说是民俗资料,也不是多了不起的东西。
    是一本不到五十页,制本粗糙的活版印刷小册子。
    大概是自费出版,版权页上没有发行人的资料,设计和装订也简略到了极点。
    小册子上也没有标价,似乎不是在书店贩卖的商业出版品。硬要说的话,比较类似期刊论文之类的抽印本。不过这只是是我的看法,它的样式虽然接近简易制本,但我想绝对不是抽印本之类的东西。
    作者是……猪俣功次郎。
    头衔是文学博士,但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也没有说明这是什么种类的出版物。
    
    当然,出版的经纬也完全不明。
    版权页只刊登了作者的住址,然而尽管有如此甽确的个人资料,别说是作者生年了,连经历之类的个人简介都付之阙如。关于作者,除了住址以外,没有任何记述。
    只知道这本册子是大正八年七月十日发行的。
    书名是《劫之滨附近的祭祀俗信》。
    劫之滨是县北的一座小渔村。
    说是渔村,也是出版当时的事,现在渔获量远减,那个地区的渔业已经完全消失了。
    而且现在那里甚至不是个村子。
    依目前的住址,滨田町六丁目至七丁目一带,是相当于劫之滨的地区。
    滨田町是我生长的城镇——平河町的邻町。虽说是邻町,但中间隔了一座山,所以算不上近,搭公车要花上四、五十分钟。不过平河町本身距离市街地相当远,看在其他地区的人眼中,应该和滨田町算做同一处吧。滨田町与平河町在地图上是两两相邻,而且也多被称为“平河滨田地区”,归成一处看待。简而言之,劫之滨可以说就是我出生地的地名吧。
    然而一开始我完全不晓得那里是指哪里。
    滨田町是由乡田村、山川町、乡滨村透过町村合并,在二十年前诞生的町。合并之后,三个町村名消失了,所有的地方都成了滨田町几丁目。住址上没有更详细的地名,只到所番地就结束了,地图上也没有个别的地名。
    滨田町靠海的一带——旧乡滨村,就是过去的劫之滨(gounohama)。
    不,附近的人现在还是管它叫乡滨(gouhama)。
    我以前也是这么称呼的。话虽如此,那并非正式的名称,而是俗称。
    当地没有任何标志,我也没有机会写这个名称,因此长期以来,我都不晓得“乡滨”究竟是哪两个字。长大以后,我才发现那就是旧村名“乡滨”。可是劫之滨的话,字就不同了。更重要的是,我一直根深柢固地以为那并非众落的名称,而是海岸的名称。
    那里有一块虽然小,但可以进行海水浴的沙滩。
    母亲会我小学时带我去过一次,中学、高中的时候,也和朋友去过几次。
    我记得那里只有一家类似海边小屋的店。
    话虽如此,乡滨也绝非观光地区。夏天好像多少热闹一些,但会去的只有邻近居民。原本从事渔业的人家几乎都不再捕鱼了,夏季一过,更是萧条到了极点。偶尔很罕见地会有钓客来访,但这里没有民宿,交通也不方便,所以数量极少。因为这里的人口极为稀少,如果没有和其他地方合并,可能已经废村了。
    十年前我还住在邻町,当时乡滨一带就已经非常冷清了。
    当我发现乡滨就是劫之滨以后,那本老旧简陋的小册子,对我来说变得特别了一些。
    所以我读了一下。
    这本书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劫之滨的神社、祠堂、石碑、史迹,记录了相关的祭礼活动、稗官野史和传说、俗说,以及所谓的迷信传说等等。虽然极为模糊,但也刊登了几张当时的照片,我想多少有些史料价值。
    关于作者猪悮某人,我也调查了一下。他的头衔是文学博士,但好像从未当过大学老师。他没有其他著作,也没有出现在学术界的记录中。说是研究家,看来也只是在野的乡土史研究者。
    我靠着册子上的地址追查,发现猪悮好像会经在县南的中学执教。不过虽然查到有个同名同姓的人存在于同一个时代,却怎么样都找不到那就是作者本人的确实证据。
    只能说“好像”,就是这个缘故。会经担任过中学教师的那位猪俱氏,在昭和三年,六十二岁的时候过世了。他没有亲人,别说是他生前的为人了,连详细经历都不清楚。
    如果两者是同一个人,那么小册子出版就是他五十三岁左右的事。
    我请专攻民俗学的人看了一下,对方说从出版时期来看,可能原本是为了投稿《乡土研究》而写的稿子。
    杂志《乡土研究》是由日本民俗学的创始人柳田国男①所创办,并担任编辑的杂志。它的稿源来自遍布全国各地的会员投稿,是所谓的同人杂志。
    关于民俗学,我是门外汉,但唯有这部杂志,我还知道一些。《乡土研究》后来成为民俗学这门学问的专门杂志,而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尝试过各种研究方法。
    因为当时柳田对于民俗学在日本发展的形式,还没有一个确实的方法论。
    柳田会担任“乡土会”的干事,这个同好会的资助者是农学家新渡户稻造②。柳田本身也学习农政学,同时也以国语学者闻名。
    从这些事实也可以看出,一开始的《乡土研究》并非狭义的民俗学研究杂志,而是也有可能选择承袭内村监三③的《地人论》作风的乡土学研究杂志路线。乡土学是一门从农政学、地理学等各种角度思考地方政治、经济、历史的学问。
    事实上,听说与柳田交情甚笃的硕学之士南方熊楠④就会经致函柳田,主张应该从讨论产业、经济等地方制度的样貌着手研究。
    我的研究领域是近世的地方经济史。如果柳田接受熊楠的提议,《乡土研究》应该也会成为我的重要研究资料;可是熊楠的意见被否决了。
    结果《乡土研究》成了建立日本民俗学基础的有益实验。柳田提倡的新学问,是以资讯的形式搜集地方的文物习俗,借此考察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风土的成立过程,是一门内省的学问。
    赞成柳田主张的全国有志之士各自将居住地区的各种情况整理成报告后,投稿过去。
    这个猪俣某人可能就是资讯提供者之一,虽然完全不清楚他与柳田国男的关系,但我想这个猜测虽不中矣不远矣。
    比对之后,我发现猪俣氏的著作与《乡土研究》报导内容的构成及文体十分相似。猪俣氏即使不是会员,至少也受到《乡土研究》的启发,我想他一定受到了《乡土研究》的影响。
    可是,杂志《乡土研究》在大正六年停刊了。
    辛苦整理出来的稿子无法投稿出去,同时也因为没有发表的园地,迫不得已只好自费出版——这是朋友的看法。
    这类稿子除了透过柳田国男之手出版这种幸运的例子,似乎大部分都由当地的大学或民俗学会、乡土研究会担任发行人,低调问世。不过我居住的这一县,对于乡土的历史或民俗研究似乎没什么热情,据说几乎没有研究会或学会之类的团体。
    不,到现在还是没有。
    民俗志、乡土资料之类的东西少得可怜,内容也十分平淡。也没什么单位编纂出版县史、市史、町史之类的资料。我对所谓的县民性格没什么想法,但这一点是确实的。这里好像……没有半个人对自己的乡土感兴趣,猪俱氏的时代也是如此吧,他大概只有自费出版一个选择。
    自费出版的话,出版册数、发送地点就不清楚了,很多作品也不会收藏在国会图书馆里。
    从这个角度来看,《劫之滨附近的祭祀俗信》要说是珍本,也算是珍本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