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砂器 >

第39部分

砂器-第39部分

小说: 砂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木谦一去后辞去工作的。顺便再了解一下经理本人的简历,说不定三木谦一曾会见过影院经理。

他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确有深入调查的必要。但他转而一想,与其直接写信给经理,不如委托当地警察机关更为方便。他从抽屉里取出便笺,开始给伊势警署侦查科长写信。

旁边,同事们正在抽空下棋。

“将军!好,快将死了!”一个同事高兴地喊。“哪有这么容易!看样子要死了,其实死不了。”

今西荣太郎急着等候伊势警署的复信。回信来的比较快,在发出查询信后的第四天就收到了。今西急忙把信拆开。

“兹就贵照会查询事项,答复如下:

所查影院名为旭馆,经理是田所市之助,年四十九岁。

据田所氏向从业人员了解,无人见过贵照会中提及的人物,更无人同其交谈过。

经查明,当日确实上映过贵照会所提的两部故事影片,下周首映影片预告以及《世纪之路》预告片。除此之外没上映短片或广告片。

据田所氏称,当日未会见过三木氏。

田所氏一直居住在伊势市,是由一名普通影院工作人员提升的,他工作认真。现有一子一女,原籍是福岛县二本松市附近的XX村。自青年时代离开故乡,一直居住在我市。

简略报告如上。”

至此终于判明三木谦一的两次进入影院,也不是为了会见任何人。还是为了那四部影片吗?不会的,一定另有原因,准是看到了别的什么,否则他不会连去两次,也不会马上改变计划去东京。那么招引他到东京送命的,是什么呢?今西虽然盼来了伊势的复信,可依靠它并没有解开任何疑团,倒更加深了迷惑。今西沉思起来。

这时,身旁一个年轻警探正在审问嫌疑犯。

“现在住哪儿?”

嫌疑犯有三十五、六岁,面容憔悴瘦削,在年轻警探面前耷拉着脑袋。

“住在深川的廉价旅店。”

“再说一遒你的名宇。”

“笹冈春夫。”

“原籍?”

“福冈县宗像郡津屋崎镇XX乡。”

“现在户籍还在那里吗?是不是从原籍迁过来了?”

“没有。”

听到询问原籍,今西禁不住向旁边望了望。只见嫌疑犯正失魂落魄地垂肩俯首。

“有前科吗?”

今西荣太郎此时还在思考着卖杂货的在那家的奇遇。两个卖货的都在那家门廊里感到心中难受,可是,警察署的巡警却又没有任何感觉。他不是不想亲自到那家去验证一下,可是,他不好出面,因为一去就会让对方发现自己。眼下他还不想把自己暴露给对方,吉村也是一样。今后事态如何发展还无法预料,过早地在对方面前暴露自己,只会造成被动。

“你有两次前科,这次又犯了盗窃罪,”年轻警探在一旁讯问着嫌疑犯:“你从哪儿进去的?”

“从后门进去的。”

“门上不是有锁吗?”

“那是玻璃门,我用蜡烛将玻璃烧裂,悄悄把碎片取下来,伸进手去,从里面把锁打开的。”

“是从那儿进去,然后钻进厨房的吗?”警探看着示意图问道。

“是的。”

“后来呢?”

今西脑海里还在琢磨那两件事,伊势市影院的疑团尚未解开,三木谦一来京的动机到底又是什么呢?

“你在那里拿起菜刀,要干什么?”

“随随便便顺手拿的。我看到厨房里有把菜刀,心想遇到有人喊,可以拿它来吓吓人。”

“接着你就上了二楼,是吗?”

“是的。”

“没在楼下偷东西吗?”

“我以为贵重物品都在楼上放着。”

“后来呢?”

今西的思路没有什么头绪,便站起身来。正好下班时间已到,他收拾桌上的物品,向正在讯问嫌疑犯的警探说了声“失陪。”,便走了出来。

夜幕已经降临,电车、汽车的灯射出刺眼的亮光。今西沿着电车道往前走,迎面走来五、六个黑影,个个同他打招呼,今西认识他们是警备处的人。

“辛苦了。”今西说:“每天够忙的啦。”

“再有两三天就完了。”对方笑着说。目前,政局正发生变动,内阁辞职,新内阁即将诞生。警备处的人是受命警卫首相官邸的。

第二天清晨,今西躺在被窝里看着报纸。第一版上登出了新内阁名单。报上对内阁成员早有议论,直到昨天深夜才最后确定下来。今西读着用大号铅字印出的名字:……

今西在这份大臣名单里,分外注意田所重喜的名字。

田所以前曾当过大臣,是某保守党的实权派人物,素以温厚知名。从另一意义上讲,田所重喜在新闻界也很有名气。他女儿是雕刻界的新秀,父女两人的照片常常刊登在杂志上。

但是,今西对这位新大臣更感兴趣的,是在他名下标出的选区。他第一次知道田所重喜的选区是福岛县。原来他是福岛县人。他出神地注视着铅字。

“哎!”妻子在隔扇外面喊道,“到点了,还不快起来啊!”

今西扔下报纸。不管是成立了新内阁,还是反对党上台,对今西这类微末小吏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今西匆忙起身洗脸,刷牙时,飘来扑鼻的酱汤香味。其中还带着大葱的味道。他走进起居室,坐在饭桌前。

妻子一边端起饭碗吃着,一边同他谈东说西。但是,今西并不作答,只是板着面孔听着。其实,他并没有听,只是默默地吃饭。

“外务大臣是三井伍郎……农林大臣是田所重喜……”今西嘴里有节奏地在喃喃自语。

——原来田所重喜是福岛县。

他放下酱汤碗,又摸起茶杯,粗茶的香味扑鼻。

——福岛县……等一等!

今西歪着头。

——有个地方和这个县有关系!

“你是不是脖子睡落枕啦?”妻子见他一直歪着头,担心地问道。今西沉默不语。

——啊,对啦!

今西放下茶杯。

——伊势影院的经理,不正是福岛县出生的吗?他生在二本松市附近的XX村。



新任农林大臣田所重喜的公馆座落在麻布市兵卫街高岗上。

当天傍晚,田所重喜参加认证仪式回来后,礼服未脱便接受家族及同党的祝贺。他满头漂亮的银发,风度端庄,红光满面,脸上总是堆着笑容。他虽是第二次出任大臣,但喜悦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客人络绎不绝,直到晚上九点过后,田所重喜才算平静下来。接着,他又走进饭厅参加夫人为他准备好的小型庆贺家宴。这儿聚集的全是家里人,都在准备为他祝酒。

田所佐知子本来也和母亲一起帮着照料,但在和贺英良来后,便一直形影不离地跟着他。

“祝贺您!”和贺英良向未来的岳父鞠躬致敬。

“谢谢!”田所重喜眯着双眼,露出得意神态。

“来,来!大家都入座!”

田所重喜的弟弟、弟媳,内侄儿以及佐知子的弟弟等一共七、八个人在餐桌前就座。

田所重喜坐在正面,旁边是他的夫人。和贺英良和佐知子在他们对面就座。座上有老有小。餐桌上摆满了第一流厨师烹调的丰盛而精美的菜肴。在这张桌上,要说外人,就只有秘书一个。

“诸位,杯子斟满了吗?”

夫人环视一下座席上的众人:“来,现在为你父亲干杯!”夫人显得比任何人都兴奋。

“爸爸,祝贺您!”“叔叔,祝贺您!”各人按着自己的辈分称呼着,酒杯都举到了眼前。

“谢谢大家!”新大臣朗然一笑。

“爸爸,请您干杯!”看到大家嘴唇往酒杯上沾,佐知子从正面大声说道。

“没问题!”大臣非常快活。

笑语如潮的家宴开始了。

今晚和贺英良穿一身灰地白花的西服,雪白的衬衫,胸前整齐地系着胭脂红黑花纹的领带,看来很萧洒。本来就适合穿西服的匀称体型,又配上一副秀美的面儿,即使在衣冠楚楚的男女当中也显得丰采夺目。

他身旁的佐知子也是盛装艳服,穿着深红的礼服,胸前别着洋兰花,满身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田所重喜笑眯着眼睛,望着这对年轻人,向夫人耳语道:“今晚不象是为我祝贺,倒象是给年轻人办喜事呀!”夫人笑了。

“啊呀,爸爸,你说些什么呀!”佐知子伸长脖子向父母娇嗔。

当欢乐的宴席进行一半时,侍女走到佐知子身旁小声禀告说有客人来了。

“有什么事吗?”父亲仿佛有所察觉问佐知子。

“和贺先生他们组织内的人来给爸爸祝贺,有关川先生、武边先生和片泽先生。”

“哦,太感谢了!”新大臣高兴地说。“是你们的朋友,佐知子也认识吧?”

“是的,我们常常见面。上次和贺先生因车祸住院时他们都去探望过。”

“《新群》这个组织是比较重视人情义气的。”田所重喜微笑着说。

“那就请他们到客厅吧。”夫人说。

“不,还是这儿好。他们又不是什么特殊客人,还是坐在一起象是一家人更好。”

餐桌很大,可以容得下。夫人吩咐侍女马上端来三个人的菜。

在侍女的引导下,关川在前,三名年轻人走了进来。可是,看到眼前这一情景,三人又有些踌躇不知所措了。

和贺英良从椅子上站起来微笑地迎接朋友们。

评论家关川重雄、剧作家武边丰一郎、画家片泽睦郎三人又恢复了常态,径直向新大臣身旁走去。

“祝贺您。”

田所重喜也拖开椅子站起来,“啊,谢谢。”

“特蒙赏光,真不敢当。正好家里人都聚在这儿,对不起,就请入席吧。”夫人招呼道。

三人的座位已经摆好,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新闯来的客人。

关川拍拍和贺的肩膀坐下,新斟满的酒杯端了上来。

“向您表示祝贺。”首先开口的还是关川,其他两人也紧接着把酒杯举起来。

“谢谢!”田所重喜郑重地鞠了一躬。

和贺站起来走到三人椅子后面说,“欢迎你们来。”接着,佐知子也亲昵地致意:“谢谢您们三位在百忙中光临。”

“为了来贺喜,别的事情都可以放下。”关川代表大家回答。

天棚上悬着好似北欧民间工艺品的吊灯,在明亮的灯光映照下,佐知子深红色的礼服光辉耀眼,晃得三个人的眼睛发亮。

“嘿,今晚简直象是和贺结婚式的预演呐!”关川打趣地说。

由于三位客人到来,家庭祝宴的气氛又高涨起来。三名年轻人一开始就高谈阔论,能说善饮。田所重喜含笑倾听背年轻人的艺术高论。最能讲的是那位评论家,他的口齿和笔锋一样锐利,其他两人是实践家,在逻辑论理上要略逊一筹。关川为了让旧官僚出身的田所重雄也能听懂,尽量深入浅出地阐述着新的艺术论。他的理论归根结蒂,就是一概否定过去存在的艺术,真正的艺术要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

“即使和贺的音乐,在现阶段,我们也不满意。”他毫不客气地望着大臣的未来女婿说:“不过,从现有作品看,和贺的作品最接近我们的理想。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他的工作还处在初创时期,不完善之处后人会给我们纠正。现在的创作虽然还显得粗糙些,我认为和贺开创新领域的功绩是应当肯定的。”

“是未来的哥伦布吧?”佐知子插话。

“不错。跟着别人干不难,创造可就不容易了。在这点上,我对和贺以前多次表示过不满,不过,那也是在肯定他的前提下讲的。”

“和贺,”剧作家插嘴说,“你可该好好请一请评论家啊!”

满堂笑哄起来。

这时侍女送来一份电报。田所重喜接过来看着,默默地交给了身旁的夫人。这是一封印着花纹的贺电。

夫人把电文读给大家听:“‘恭贺就任大臣,田所市之助。’啊,是伊势市田所先生打来的。”夫人望着丈夫的面孔。

“嗯,”田所重喜点点头。

“是亲戚吗?”画家片泽睦郎问。

“不,不是。这人在伊势市开电影院,是同乡。”

“他,怎么也姓田所呢?”

“可不是吗,我们村里姓田所的人很多。外人到那儿一问到处是田所,常常闹迷糊了。可能原来的祖宗是一个,后来不断地分枝,以致现在全村有一半人姓田所。伊势市的这个人,也是年轻时从家乡跑出来的。每次选举都声援我。”

“他对爸爸可崇拜啦!”佐知子从旁注释。

家宴,又过了一小时结束了。

人们陆续回到客厅里。老人和孩子中途退了,剩下的六、七个人靠在椅上。咖啡和水果端了上来。

和贺与佐知子很随便地同三位朋友畅谈着。谈话的内容不外是那些艺术论的继续。按他们的观点,如今的权威,中坚骨干,只能是挨骂的对象。

田所重喜和夫人只能旁听,可年轻人兴高采烈的高谈阔论完全使他们着了迷。

这当儿,恭贺的客人来往不绝,不仅有政界人士,也有报纸杂志的记者和要求拍照的人,他无暇再听他们谈了。

“正好,和年轻人们一起留个影吧。”

新大臣爽快地和大家站在一起。田所重喜夫妇站在中间,紧挨他们的是和贺与佐知子,关川、片泽和武边等人也站到这一家人的行列里了。

总之,这是一个欢乐的夜晚。田所重喜为了会见来客,和夫人退了出去。

“哬呀,我们也该告辞了。”还是关川在同伙中掌握着主动权。

“还早呢,不用忙!”和贺英良的口气,已经完全象是这家的主人了。

“不,太晚了,失陪了。”

“咬呀,真不够意思,再玩一会嘛!”佐知子也在挽留客人。

“不,我们还是早点离开好一些!”片泽睦郎瞅着佐知子与和贺的脸色说。

“别瞎说,没关系!”

“请向令尊大人致谢。”关川代表大家说,“多蒙款待。”

和贺与佐知子送到大门口。

今晚门廍里一直亮着灯,大门一字形地敞开着,门前路上停放着客人们的轿车。三人一齐向前走去。

“好热闹啊!”武边说。

“嗯,和贺那家伙,已经完全以姑爷身分自居了。”片泽咂着嘴说。

夜雾蒙蒙,远处的灯火,房屋都显得昏暗凄凉。

“雾好大啊,近来,雾真不少。”关川自言自语地说着毫不相关的话。

关川、武边、片泽三人租车向银座驶去。

“我有一家熟悉的酒吧,走,再去喝个痛快!”剧作家武边丰一郎的提议得到画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