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796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796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涉猎这样的层次。

过了好一阵,沈心才开口说道:“都督,您讲的这些……难度好大!”

“沈心,我是一定会死的。我觉得你也不太可能活到千岁万岁……”韦泽笑道。

沈心立刻打断了韦泽的话,“都督,我可是想退休之后拿着我那票钱好好地享受一番。别说千岁万岁,到了年龄我就要退休。”

无视沈心的表忠心的话,韦泽继续说道:“这个时代总归是年轻人的,我觉得呢,当了这么大的官,有自己的理想,那就好好的解决我们工作时候面对的问题。同时给孩子们打下基础,尽可能留给他们一个比较科学的制度。当然了,等孩子们上台之后,他们就自己搞去。子孙自有子孙福。我马上六十了,我发觉世界上大部分不幸,都是因为认为世界上‘有步骤明确的必然’,从而引发出来的结果。那帮模仿力很强的聪明孩子,最容易吃的就是这个亏。”

沈心怀疑韦泽所说的“模仿力很强的聪明孩子”其实指的是祁睿,至少沈心觉得祁睿的确可以用这段话来形容。有了这样的感觉,沈心就不去触及这个问题。他认知答道:“都督,我会调整思路,努力完成五年计划。”

韦泽点点头,“坐了主席的位置,这就是主席的工作。主席下面有总理,有一众的部门,有这么大的权力,就是为了让主席能够完成这方面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制度。”

沈心很感动,却又生出一种滑稽的感觉。民朝权力最大的人不是沈心,也不是拥有了国家主席地位的人。现在民朝权力最大的人其实是韦泽。只要韦泽说一句话,沈心相信会有无数人的立刻冲上来把沈心从主席的位置上拖下去。当然,沈心是绝对不会把这话说出来的。

等沈心走后,机要秘书就把封皮上有王明山字样的文件送给了韦泽。王明山和沈心是好朋友,韦泽看到这信封就忍不住苦笑了一下。虽然不是韦泽刻意的决定,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就在王明山和沈心这一对好兄弟手下工作。这种巧合未免太有趣。

打开信封拿出文件一看,东非行政区的书记王明山转批了一份苏丹三郡书记韦坤写的一份报告。报告里面对出访欧洲做了些叙述,然后提出了三个请求。一、利用东非距离欧洲如此之近的地理在东非行政区建立起一个欧洲研究中心。二、请求中央施压英国,让英国疏通苏伊士运河。三、请求中央对东非发展做出一些理论上的指导,方便东非地方上的同志们能够更清楚的看到苏丹的过去现在未来,以获得同志们内心的稳定。

韦泽忍不住露出了笑意,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也认识到制度的问题。一个政权若是没有理念和制度,若是不能给大家指出一个明确的未来,自然就会造成混乱。任何政权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是落后的制度,搞搞血统继承君权神授就够了。而稍微好点的,搞搞“民意”为基础的虚伪理念,把选举从公民到人民,也能扛过去。但是到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假玩意就无法执行。和21世纪无数对欧美民主采取蔑视的中国年轻人一样,打动韦泽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什么东西科学了,那自然就不同。

所以韦泽并没有立刻批示这份文件,而是跑去找恩叔。恩叔到中国几年,习惯了东方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之后,整个人看着精神矍铄。读了韦坤的文件后,恩叔放下眼镜,“阁下,你是想让我帮着写篇理论指导么?”

“是的。”韦泽答道。恩叔的《反杜林论》写的极为精彩,其他的文章也都非常精妙。韦泽很想看看恩叔对这个“历史新时代”的评价。

“阁下。您虽然是个共和主义者,但是为什么想要让您的儿子继承权力呢?”恩叔却转移了话题。

韦泽露出了遗憾的表情,“不是继承。我也得做个最糟糕的准备。如果我死之前,民朝没能进入对共和制的全面支持,要是在继续社会主义制度与搞什么狗屁选举之间。我只能让儿子当主席。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向现实屈服。”

这个时代的其他人大概理解不了韦泽的看法,或者即便理解却也不能接受。而恩叔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却闭嘴不言。这让韦泽觉得很安心。

第483章 兄弟登山(十四)

当作战服采取迷彩模式之后,光复军的军服终于出现了军礼服。或者说军服属性也发生了不小变化。但是有一点几十年都没变,光复军的军服是官兵一致的,包括大元帅韦泽。

所以数百人在人民大会堂列队之时,仅仅从服装上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不同。当然,陆海空三军的服装已经出现区别,不是样式,而是颜色。深橄榄绿色的陆军制服,深蓝的海军制服,纯白色的空军制服。当然,这些军人上战场的时候都是各个兵种的战斗服。

祁睿和一众少将们站在相对靠后的位置上。在他们前面,一众中将列队等候,在中将更前面,白发的老将军们佩带着中将上将的肩章坐在椅子上。站在祁睿身边的是马晓明少将,和祁睿一样,他也要晋升中将。和祁睿不同的是,马晓明要留在亚洲一段时间,祁睿则要和其他先期回到亚洲的将军们一起前往北美。美国人到现在都不愿意承认失败,中美之间的战争虽然实质上停止,但是并没有结束。当然,这也挺符合军人对战争的看法。所谓和平,就是夹在两片厚面包之间的薄薄果酱而已。

“美国人真的不顾一切的对南美下手了?”祁睿低声问马晓明。

“不能怪美国人,是南美那些国家先动的手。”马晓明讲述着他对此事的看法。

“这算是困的掉头,偏偏遇到有人送枕头吧?”祁睿情绪很轻松。如果美国人一门心思要重回北美大陆,对于民朝自然会造成那么一点点的压力。可美国掉头转向中南美州,至少在美国撑到吃不下,或者被彻底打落牙齿之前,想必是不会再有精力挑衅民朝。

马晓明刚脱离战场,对于谈论军事意兴阑珊,他平淡地说道:“美国人已经没有工业基地,现在就靠之前那些国家支援给他们的那点武器装备硬撑。欧洲国家好像对美国这一轮进攻没有任何支持的意思,天知道美国还能撑多久。”

“如果不趁着装备能用的时候奋力一搏,等到装备损毁的时候,美国人就真的没希望了。看得出,这帮美国佬里头有能人啊。”祁睿休整了半年,重新恢复了对军事的充分兴趣。

“哼!低水平的战争而已。”马晓明还是意兴阑珊的模样,评价也尽量往结束方向去。就在此时,有人高喊一声,“都督来了!”

先是嗡的一声,仿佛所有人员都要爆发出来。但是这些人都是将军,他们只是本能的立正,顶多微微踮起脚想看得更清楚。现役的柯贡禹上将大踏步走到讲台的话筒前,高声喊道:“全体都有,立正!”

一种中将、少将、大校们都立正。最前排的老将军们也站起身。在肃静中,身材笔挺削健的韦泽快步走上主席台。祁睿远远看着老爹以洗练的步伐走上讲台,很想看清楚他肩头的国徽。这是光复军缔造者与普通列兵的不同之处,只有阶级章才代表他们在军中的分别。祁睿用尽了目力,却因为距离太远根本看不清阶老爹的阶级章上到底是什么。

“今天是大家高兴的日子。我们为祖国奉献了许多,祖国也对我们的奉献给与了认同。大家就尽情欢喜吧,在欢喜过后就戒骄戒躁继续履行自己保卫国家的职责。保卫国家不是从今天开始,也不会在今天结束。这是世世代代坚持不懈的伟大职责。同志,祖国万岁!”韦泽的话简明扼要,没让大家多等。

“祖国万岁!”下面的同志们异口同声的应道。

“祖国万岁!”韦泽重复了第二次。

“祖国万岁!”下面的同志继续异口同声的应道。

“祖国万岁!”韦泽毫不迟疑的重复了第三次。

“祖国万岁!”下面的同志继续跟着喊道。虽然只是短短不到一分钟的口号,祁睿却觉得自己很受感动。祖国万岁是一个绝对没有任何错误的口号,是一个非常顺理成章的口号。也是一个非正式场合很少有人喊的口号。再次确定自己所效忠的不是个人而是祖国,的确让整个人感受到了很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请同志们坐下!”韦泽命令道。轰隆隆的坐下声刚挺,他继续说道:“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晋升大将的同志!”

晋升大将的都是那帮老兄弟,除了柯贡禹这个做军事研究的大将之外,其他老兄弟们在换上大将阶级章后全面退役。新一波起来的上将基本年纪都在四十到五十岁之间,多数都有军校经历。

再接下来就是三十到四十岁之间的中将们,祁睿在中将里面的年龄大概倒数第三。异军突起的年轻人才一点都不少。祁睿换上中将阶级章后,心中非常意外的很平静,甚至有些羞愧。他很清楚自己这个“摩托化步兵开创者之一”的功劳里面有多少是老爹韦泽的恩赐。单靠祁睿一个人,他必然要经历很久很久的刻苦研究才有可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甚至即便花费巨大的气力也没有突破。

但是祁睿也没有过份的愧疚感,正因为深知光复军的建军史,祁睿很清楚老爹韦泽在里面的绝对主导作用。1853年的时候欧洲用了十几年的刺针击发枪,满清还在用火绳枪。大约四十年后的现在,欧洲想赶上民朝,大概得花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不管是开国功臣或者是现在这帮“光复都督府”的同龄人,在依赖韦泽都督方面别无二致。

祁睿参加了选拔委员会,对很多名字和照片有印象。现在光复军全军有大约八百将军,一年后连带退役和其他理由离开部队的大概有一百多名,未来六百多名将军将成为光复军的核心。祁睿和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见过面,其他的也多有所闻。想到自己也将是离开军队的那批人,而不是留在部队里面继续工作的人,祁睿心里面就一阵阵的不舒服。

授勋仪式是件非常仪式化的活动,个人的意志在里面没有丝毫作用。上午开始授勋,中午一起吃国宴,韦泽和大家亲切握手。有些将军情绪过于激动,祁睿对此早就免疫了。

下午大家自由活动,有些将军已经迫不及待的往家赶,祁睿自己则准备前往北美。他并不需要这么着急的前往北美,但是祁睿觉得留在亚洲也没什么事可做,早走晚走都一样。但是走之前他又前去找老爹韦泽,等屋内没人的时候,祁睿吞吞吐吐的问老爹一个问题,“父亲,我有个朋友……我有个很喜欢的人,她总是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却不知道我不知道什么。而且她也一直不告诉我。您有办法能让她告诉我么?”

韦泽先是一愣,沉思了片刻后他突然乐了,“是那个叫什么来着?”

“楚雪。”祁睿鼓起勇气说出了心中所爱的名字。

“对对对!楚雪。你前一段是不是去南京见她了?”韦泽继续问。

“是。”祁睿很奇怪老爹怎么知道的。

“人家直接就出来见你了,对吧。”韦泽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

“是。”祁睿怀疑老爹派人跟踪自己。

“楚雪已经告诉你了,你还想问什么呢?”韦泽忍不住苦笑。

“她告诉我什么了?”祁睿心虚的问道。这一瞬,他怀疑老爹派遣的调查员窃听了他和楚雪的谈话。

韦泽叹口气,祁睿哪里都不错,就是缺乏唯物主义的精神,经常表现出形而上和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自己的儿子却不能不管,韦泽不得不说道:“那姑娘要是不喜欢你,为什么你约人家的时候,人家就跟你出来?如果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大概就是你不知道她爱着你,也许是很深的爱着你。”

不管祁睿说什么,大概都不会比这话更让他震动。韦泽看到自己的儿子打了个大大的寒颤,虽然穿着长袖的军服让韦泽看不到祁睿的手臂,但是祁睿的脖子上明显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祁睿的短发更是根根倒竖。震惊、喜悦、悲伤,种种情绪在祁睿的脸上走马灯般转换,让韦泽看得都觉得有些心疼。

过了好一阵,祁睿突然强烈的反驳起韦泽来,“这……你肯定弄错了。肯定弄错了。”

“哼!唯物主义讲的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大概不考虑语言。我从小就觉得语言对你的影响太大,当然这也不怪你。为了能够尽快的教给你更多东西,我们不得不多用语言来做准确无误的表述。而且我们教给你的也是语言就是为了明确表述而存在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明确和准确的表述其实不是语言的常态……”韦泽说这话的时候难免有些心虚,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只有正面影响而没有负面影响的东西,祁睿是个很好的孩子,但是别人对他的期待太高,这种高要求就让祁睿失去了很多机会。就如祁睿年轻的时候没机会去理解女性的言语其实是建立在情绪而并非男性那种“想象出来的理性”之上的。

韦泽理解到这些的时候已经40多岁,那时候祁睿已经在高中里面为了考大学没日没夜的学习。这让韦泽觉得自己这老爹的教育的确有不足。

祁睿并没有把责任推给老爹的意思,他此时整个人都懵了。听到老爹这一番纯理性的分析,他立刻质问道:“那楚雪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要拒绝我?”

韦泽忍不住又微微叹口气,“你的世界里面给你留下过空间么?祁睿,以你的状态,你的目标永远都在未来,你根本没有在当下留下任何东西。我觉得楚雪是个聪明女孩,人家跟着你是要分享现在,而不是为了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的未来。她为什么不告诉你?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告诉她,你现在能给她什么!”

“现在……”祁睿脸上的不解之情差不多消失了,以他的聪明来讲,思路打开后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关节。在遏制不住的痛苦中,祁睿的声音近乎呻吟,“当时……当时我没办法给她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能做到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实现我的目标。即便是到了现在,我回头一看,我当时所期待的都是错误……”

“祁睿!你弄错了。那是你要的东西,那不是楚雪要的东西。楚雪要的不是升官发财,楚雪要的甚至不是你每天必须和她在一起。楚雪要的只是一件事,你是真的想和她在一起,而且你会为了能和她在一起的事情去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