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49部分

权倾大宋-第49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读书人,无论6大有出什么招数,6天寿的前途算是完了,难道这还不够?”王秀意味深长地道。

“不够,远远不够,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何为摇了摇头,感觉王秀真的很迂腐。很可惜的是,他没有注意到王秀眼中那道精光,继续道:“6大有这厮上蹿下跳,昨日在公堂上,6天寿不承认买凶刺杀,坚持心怀怨恨,意图打杀。”

王秀神色凝重,额头凝成川字,慢慢放下杯子,指尖轻轻触动几案,半响,才意味深长地冷笑道:“意图打杀、是意图打杀,真是绝妙一笔!”

第九十三章 商水县的博弈4

何为一怔,他不是傻瓜,王秀对着四个字琢磨良久,必然有他的道理,不禁问道:“难道其中有何缘由?”

“意图打杀,什么叫意图?这就是说是想法嘛!打杀,这不是扯淡,打杀可以多重理解,叫上几个地痞揍你一顿叫打杀,拿刀子砍你也是打杀,加上心怀怨恨,那就是我对你不满,意图对你不轨。”王秀冷冷地道。

“这厮玩的好算计。”何为一拍大腿,总算明白过来。

王秀耸了耸肩,又说道:“更险恶的是,隐隐指出6天寿不是一个人,那问题就来了,其他人在什么地方,绑了他那些地痞是怎么知道的?”

“那些泼皮可是动了刀子,既然要脱罪,何必画蛇添足,最终逃脱不了罪责。”何为大伤脑筋,怎么也让不明白,多好的脱罪借口,怎么又横生波折,味道不对啊!

“6家父子没有那么聪明,他们绝对不可能想到。”王秀的嗓音忽然变的冷淡,目光渐渐锐利。

何为瞪大眼睛,惊道:“难道,难道其中还有隐情?会不会是。”说到这里,他忍不住打个冷战,嘴角猛抽,诧异地看着王秀。

王秀冷静地道:“利用6天寿,把泼皮给挖出来,最终结果是我反买那些泼皮,里面的事可就大了。”

何为惊的眼珠子都要爆出来了,以王秀的分析,有人利用此事要打击的是王秀声誉,反买泼皮啊!要知道作为读书人,你干了再多龌龊事,只要不被曝光,不被别人传开了,一切都皆大欢喜,就像张文山的大善人名称,还有温文尔雅的张启元。要真的曝光反买泼皮拿下6天寿,王秀绝对会被人看成阴险小人,至少别人会对王秀防备再三,对王秀的声誉是很大的打击。

何为大怒,霍地站起身来,厉声道:“竟有此无耻小人。”他转念一想,又恨恨地道:“难道是张启元?”

王秀摇了摇头,淡淡地道:“仅是猜测,或许错了。”话虽如此,但他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隐隐判定绝对是张家父子的手笔,如果是张启元的话,那这个人比他预料的更可怕,隔山打牛的智慧,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你还找不出一点痕迹,看来真应了他在陈州的话,此人绝对是他最大的对手。

“肯定是张启元这厮,跑不了了。”何为恨恨地道,他自动脑补张启元是幕后黑手。

王秀看了眼何为,切牙一笑,很淡然地道:“如果真是他,也算是个人物。”

“两面三刀,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何为翻个白眼。

“不必理会,他们愿意怎么玩,就让他们怎么玩,我还是那句话,6天寿毁了。”

到了现在,何为明白王秀的意思,6天寿根本就没入过王秀的眼,从来没有把其当成对手,也就是顺势一推,就让那小子万劫不复,压根没想过痛打落水狗,因为6天寿没有资格。

他吸了口气,怪怪地看着王秀,玩味地道:“如果换成张启元,如之奈何?”

王秀一怔,随口道:“张启元不会那么傻。”

“我说的是如果。”何为眨了眨眼道。

王秀稍加沉吟,目光闪烁,决然道:“我将不惜一切代价,让他暴毙牢狱。”

何为无奈地苦笑,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人与人之间的差距!6天寿截杀王秀,是把他当做对手,在王秀眼中,他6天寿连敌人也算不上,何谈对手?张启元却得到王秀最高级别的褒奖,实在令他不吝叹息。

“好了,这段时间很忙,你走的时候可能不会去相送。”

“我们在开封相见便是。”

此时,在县衙二堂内,县尉与知县赫然在座,二人脸色都挂着诡异的色彩。

“大人,6天寿坚持心下愤然,意图打杀。”县尉小心翼翼,面无表情,眼角余光却全程关注知县。就在前日夜里,6大有携带三百金入了他的宅院,才有今日一幕。

改个说法而已,没人嫌钱咬手。

知县亦是脸色木然,丝毫看不出想些什么。

县尉眼珠子乱转,说实话他对王秀没有好感,尤其是王秀解贡举人,又传出与有琴家订了婚,让他更加嫉恨。他对有琴莫言贼心不死,那么清丽可人的美人胚子,他是念念不忘,可惜寡妇家门受朝廷律法保护,他不敢公然用强,还想着通过别的法子,把这小美人收入房中。

王秀的横刀夺爱,又是举子身份,让他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如何不暗自嫉恨。既然6大有奉上沉甸甸地银钱,让6天寿脱罪,能给王秀制造个生死对头,他还是较为乐意的,眼看知县不言不语,有看不透这老东西想什么,他有点急了,试探着道:“大人,大人。”

知县这才瞥了县尉一眼,慢吞吞地道:“县尉如何看?”

县尉一愣,这是自己问的,怎么又被踢回来了,这老东西真是奸猾,一点也不落人把柄。不过,人家知县是一县父母,把球踢过来,他还必须得接着,不得不苦笑道:“大人,6天寿咬死口,与供状人说的不相符。”

他就是不说结论,等待知县下论断,这也是为官之道,看是敬重官长,实则摆脱责任。

知县瞥了眼县尉,把玩着黑釉瓷茶杯,淡淡地道:“哦,看来此事还真有几分曲折。”

县尉恨的牙痒痒,但他在知县面前,一点也不敢表露出来,不要说对方是赐进士出身,比他大的出身高了许多,便是年岁也大了十余岁,历经一个州的判官厅公事,两个县的知县,可谓老辣之极,他绝对不是对手。

细细品味,却还是觉知县话中有话,不过隐藏很深,不让人直接把握而已,他犹豫着道:“是否,是否让王秀过堂对质?”

“糊涂。”知县脸色一变,吧茶杯重重搁在几案上,狠狠地瞪了眼县尉,不悦地道:“王秀乃举子,要解东京的贡举人,岂能任由你县尉司问话,传出去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县尉一阵冷汗,不能不承认知县说的有道理,他无意中触犯读书人的禁忌,那就是读书人的脸面。虽说世风开放,宰相和平民都能在香浴堂子里共浴,但读书人从心底看不上粗鄙之人,再说读书人里也十分三六九等,要说6天寿也是县学出身,算是士子,却还是最低等的士子。

王秀一经解试,得了举子身份,虽仅是参加贡举的凭证,但毕竟是取得了名望,决不能等同县学出来的士子,这是无形的规则,一个圈子里的士人可以争闲气,但圈子外的人却没有资格,这就是枷锁,莫大的荣耀,你要是破坏规则,那就等同与挑战整个士大夫阶层,结局肯定是悲剧。

让王秀过堂,不要说会引起商水士林喧哗,还会惊动整个陈州,不是谁能吃罪起的,至少他承担不了骂名。

“6天寿咬口不放,6大有四处奔走,声言儿子冤屈。”

知县心下冷笑,冤屈?简直是笑话,6天寿要是冤屈,那太阳真打西边出来了,但他作为老官僚,考虑事情绝不是黑白,沉吟半响才道:“既然6大有有心,你且把乡里泼皮提来审问,记住,一切要谨慎从事,少一人知道就少一人。”

县尉心领神会,这是在提醒他要秘密行事,笑道:“遵命。”

“派人知会王秀,明日我请他和几位举子来县衙一会。”知县淡淡地道。

第九十四章 商水县的博弈5

王卿苧回到家时,身子很疲惫,但心情是激动的,刚见到王秀就喜笑颜开道:“秀哥儿,店铺全部收拾好了,今个又有几家客商过来,订购了五千斤白糖。『”

王秀放下笔,轻松地笑道:“看大姐忙的,连饭也来不及吃。”

王卿苧秀眸一转,有几分哀怨地道:“就是,你看看老娘瘦了好几斤,那些商人真是奸猾无比,一文钱一文钱的讨价还价,真气死人了。”

你才多大,就自称老娘,大姐的性子越来越野了,王秀撇了撇嘴,呵呵笑道:“商人逐利是天性使然,大姐跟他们讨价还价,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姐,你也不需要亲自上阵,把具体事务交给秋叔不就得了。”

王卿苧有经商天赋不假,却沉迷于琐事,这可不是以为优秀商人应该有的,他不得不提醒一二。做老板的规划好展,掌控住资源,搞清楚财物就得了,事无巨细迟早要出毛病的。

“这不是刚刚开始,一切都要亲力亲为嘛!对了,外面传闻6天寿的案子,有人质疑刺杀,你也不问问。”

“问那些破事作甚?”

“自个的事都不关心了。”

“对了,大姐,最近有合适的良人吗?”

“小子,几天不说你,皮痒了是吗?”王卿苧俏脸一变,抬手就给王秀个爆栗。

“哎呀哦。说过不准打额头。还打。”

。。

6大有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家中,刚刚把终日以泪洗面的夫人打回房,6贞娘又匆匆而来,还没等他喝茶,急匆匆地问道:“爹,联系的怎样了?”

6大有深沉地看了眼女儿,他心下叹息,嘴上道:“差不多了,已经有一些老友在议论,相信知县那里很快就会听到。”

6贞娘这才松了口气,越乱越好,才能让知县有所顾忌,看来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张郎还是迷恋她的,稍稍放下心,心情好了许多,打定主意让丫眷约张启元晚上再来,她要再加把火,让张启元好好出力,争取6天寿早日脱罪。

“虽说水越混越好,但二哥的罪也不能完全免了,恐怕今后无缘仕途了!”几天来,6大有仿佛苍老了十几岁,大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小儿子读书还算入眼,本打算倾力让小儿子读书,好博个功名光宗耀祖,却不想除了这档子破事,基本上宣告前程终结了。

大宋科考不禁僧道,却严禁胥吏、作奸犯科者进入,6天寿有了这遭,想都别想进入仕途了。

“不进仕途也好,做个富家翁便是,不是还有张郎嘛。”6贞娘满不在乎地道。

6大有不满地看了眼女儿,他可没有女儿那么天真,张启元恐怕是靠不用上。不过,这话也不能跟女儿明说,毕竟女儿一颗心都贴在张启元身上。

虽然,他用了张文山的点子,但又何尝全然放心,他太了解张文山这个虚伪的人了,赚够你的便宜,不再背后给你一刀子,就算你祖上积德了,六百亩良田啊!人家勉强笑纳了,你还得承个大人情。

6贞娘似乎意犹未尽,她想到了王秀,不禁恨恨地道:“二哥都毁在王秀手里,我决不与他善罢甘休。”

6天寿无奈地看了看女儿,真不知说什么是好,王秀今非昔比,纵然过不了贡举,名声也不是一般人能震撼的,就不要王家日进斗金的财力了。但他不愿女儿多想,还是温声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把二哥救出来。”

6贞娘冷冷一笑,不知是听进去还是没有。

次日,县衙后院是宾客盈门,几名举子应邀而来,知县也颇为高兴,这些都是商水读书人的翘楚,或许日后还是进士,能得到这些翘楚的尊敬,对读书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

众人吃着香茗,品着精美糕点,相互间谈论春秋,讨论诗词,当真不亦乐乎。

知县谈性高涨,在举子们的恭维下,欣然提笔泼墨挥毫,写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九个瘦金体书。

王秀在一旁冷眼旁观,他不得不承认知县不愧是进士出身,文学功底深厚,一手的瘦金体好字。不过,放眼天下,又有几个进士不是才子?不然他们早被别人鄙夷死了。

瘦金体创于当今天子赵佶,其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正所谓“如屈铁断金”。知县的行书,确有几分‘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味道。

“大人一手瘦金体,已有当今官家几分神韵。”张启元在旁赞叹,这个时候的恭维不值钱,也不会有人鄙夷,为什么不把握时机。

连王秀也点了点头,道:“我若有大人万一,也就心满意足了!”说实在的,无论是他还是‘他’,毛笔字写的都很普通,没有多大色彩,不能不承认知县文字功夫。

知县呵呵大笑,捋着三寸须髯,道:“诸位过讲了,我要有官家万一就万分幸运了,要说瘦金行书,还得说官家的‘秾芳诗’,此行书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每次观摩字帖,实在令人神往。”

不能不说,赵佶在书法上不愧是一代大家,作为官员奉承是有必要的,但王秀可是从集数千年精华和糟粕大成的后世中混出来的,敏锐地捕捉到知县恭维中,还有不可知否的崇拜,按他的理解,或许是文人才华的折服吧!

忽然间,他对赵佶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是抛砖引玉,你等举子才是朝廷未来栋梁,何不争奇斗艳一番,也是我商水一段雅趣。”知县心情大好,文人在一起,谈论的就是诗词,玩的就是琴棋书画,风雅事。

王秀心中咯噔一下,急忙笑道:“大人,在下那点笔下功夫,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未等直线说话,一白面士子笑道:“你倒是得了头名,不拔头筹,难道要折大人面子。”

这话说的真他妈傻,王秀莞尔一笑,他已看到知县眉头微蹙,显然被这没心没肺的伙计激怒。也是,知县约举子文会本是风雅事,众人理应谦恭有加,以知县为才是,哪能跟知县抢话说,这是是典型的给脸不要脸。

王秀根本不予理会,当白面士子的话是放屁,目光始终看着知县,态度不亢不卑。

知县对王秀显然有好感,玩味地一笑道:“正所谓陈州第一贡举人,岂能太过谦虚。”

王秀很客气地道:“大人,要说在下笔下功夫,恐怕的恭列众举子末座,不如请张兄献上墨宝。”

不能不说他自降身份,轻轻抬了张启元花花轿子,毕竟他有自知之明,他的字写的还算是勉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